博客

  • 阿汤的手抓脚趾前屈式:在内观中修炼自我

    手抓脚趾站立前屈伸展式,梵文名称padangusthasana,Pada是脚的意思,angustha是大脚趾的意思,这个体式需要站立时双手的食中指以及大拇指抓住大脚趾。双手抓双脚大脚趾站立前屈是瑜伽中的经典体式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姿势:双脚并拢站立,挺直腰背,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,调整呼吸,保持身体稳定。
    2. 屈体抓趾:吸气,慢慢抬起双臂,与肩同高;呼气,以髋关节为轴,身体向前弯曲,双手顺着双腿向下滑动,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紧紧抓住双脚的大脚趾,手掌相对。
    3. 调整姿势:双手伸直,尽量将身体向双脚方向靠近,保持脊柱伸展,不要弯曲或拱背,同时将肘部向外伸展,肩胛骨打开,肩膀远离耳朵。
    4. 保持体式:保持均匀的呼吸,根据自身能力,在这个姿势上停留 15-30 秒。
    5. 退出体式:吸气,将头部和胸部慢慢抬高,双手松开双脚,手臂自然放下,呼气,双脚并拢,恢复到起始的站立姿势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头部和上背部:让头部自然沉向下,颈椎处于中立位置,避免为了前屈深入而用力靠向腿部。
    • 手肘:手肘向两侧伸展,保持背部舒展,肩膀拉向手肘方向,使之远离耳朵。
    • 髋关节:从髋部折叠,腹部内收,耻骨向后,以腹股沟处为折点,创造更多身体空间。
    • 腿部:腿后侧肌肉尽可能伸展开来,腿部力量稳定,臀部在核心内收和腿后侧肌肉向上的基础上向上拔高,腹壁拉长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增强腿部力量与柔韧性:充分拉伸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、后侧的腘绳肌以及小腿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等,增加肌肉弹性和关节活动度,使腿部线条更加优美。
    • 促进血液循环:身体前屈使血液更多地流向头部和上半身,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滋养面部,还能改善腿部血液循环,预防和缓解腿部水肿
    •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:前屈时腹部受到挤压和拉伸,能促进肠胃蠕动,增强肝脾的活力,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、胃胀等问题。
    • 调节内分泌与生殖系统:刺激胰腺、松果体、垂体、甲状腺等内分泌器官,维持荷尔蒙平衡;对生殖器官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能改善生殖系统功能
    • 放松身心缓解压力:帮助平静大脑,缓解神经紧张,减轻焦虑和压力,培养专注力和耐心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避免饭后练习饭后 1-2 小时内不宜练习,以免引起胃部不适。

    适度拉伸:练习时不要过度用力拉扯,以免造成腿部肌肉拉伤或者关节损伤。如果一开始无法直接抓到大脚趾,可以将手放在小腿或大腿上,也可使用瑜伽带或瑜伽砖等辅助工具,确保膝盖没有多余的张力。

    保持正确呼吸:整个练习过程中要保持呼吸的平稳和顺畅,不要憋气,通过呼吸来引导身体进入和退出体式。

    避免受伤:有下背部受伤、颈部受伤的人群要避免练习这个体式,孕妇也不建议练习,因为可能会对腰部和腹部产生压力。

    循序渐进:练习时要接受身体的极限,不要强迫自己一下子就达到标准姿势,应逐渐增加幅度,使姿势达到最佳状态。

    由于阿汤的手抓脚趾前屈式和脚踩手掌前屈式很类似,只是脚踩手掌前屈式的手放在的脚掌的下面,所以脚踩手掌前屈式咱们就不再另写文章来叙述,大家可以多多参考该篇文章,谢谢。

  • 婴儿式:在婴儿式拥抱自我,让疲惫在舒展中消失

    婴儿式是瑜伽中的基础休息体式,其核心特点是跪姿前屈,通过腹部贴靠大腿、前额触地的姿势实现全身放松,尤其适合在练过后弯及其他激烈姿势之后,一个非常合适的反向姿势,它也是休息时的最佳放松法。

    图片
    图片

    跪立于地垫上,双膝分开与髋同宽,大脚趾相触,脚后跟微分开一点。

    吸气,脊柱延展,胸腔展开。

    呼气,身体折叠向前,上身自尾椎开始,一节一节往前方落下,直至腹部贴近大腿,胸部落在膝盖上,两个手臂自然向前伸展,也可以自然的放在身体两侧,额头贴近地面,闭上双眼放松面部肌肉,放松身体。呼气,去感受脊柱一节一节沿头顶方向延伸,尾骨去找地面。在呼气的时候,有意识的把肩膀则往地面沉下去,让双肩去远离耳朵。(保持5-8个深长缓慢的呼吸或者更长时间,不要憋气)。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时,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,同时体会背髋部的紧绷感逐渐消失了。

    吸气时,体会背部的扩展增加了椎骨之间的空间,呼气时,在姿势中放松,体会躯干沉落在大腿上,肩膀则往地面沉下去。

    要缓解后腰的紧绷感,就尽量做腹式呼吸(吸气时腹部扩张,呼气时腹部收缩),让呼吸帮助舒展、拉伸和放松后腰的肌肉。

    图片

    放松身心:婴儿式能够有效地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。在这个体式中,身体处于一种舒适、放松的状态,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,使身心得到深度的休息和放松,对于缓解焦虑、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。

    伸展背部:通过身体前屈,婴儿式可以轻柔地伸展背部的肌肉和韧带,帮助改善背部的柔韧性,缓解背部疼痛和僵硬。特别是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群,练习婴儿式能够帮助放松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紧张的背部肌肉。

    促进消化:身体前屈的动作可以对腹部脏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,促进胃肠蠕动,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,缓解消化不良、胃胀等问题。

    图片

    如果你有膝盖、脚踝或背部的伤痛,在练习婴儿式时要特别小心。可以在膝盖、脚踝下方垫上毛毯,以减轻这些部位的压力。

    孕妇在练习婴儿式时,应避免腹部受到过度压迫,可以将双腿分开大一点,让腹部有足够的空间。婴儿式中手的放置位置没有严格规定,放在前面或后面都可以,具体取决于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练习目的:

    手放在前面:通常是将双臂向前伸展,额头贴地,双手可以掌心向下或向上放松在地面上。这种方式较为常见,适合大多数人,可以帮助放松背部肌肉,缓解身体的紧张感,同时有助于伸展手臂和肩部。

    手放在后面:是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,双手向后握住双脚的外侧或脚底。这种变体可以进一步拉伸髋部、大腿内侧和腰部的肌肉,同时能更好地打开胸部,增加脊柱的伸展度,但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