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

  • 阿汤的半莲花站立前屈式:美化腿部线条的秘诀

    在阿汤瑜伽里,半莲花站立前屈式,先以山式站立,再单腿屈膝盘于另侧大腿,形成半莲花姿势。接着吸气延展脊柱,呼气时身体前屈,双手尽量抓脚。这一体式既能深度拉伸腿部、背部肌肉,打开髋关节,还能锻炼平衡能力,配合独特呼吸法,能让身心得到深度放松。以下是对该体式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
    ——如果做不了半莲花站立前屈式,可以用树式做退阶版本——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山式:身体呈山式站立,双脚并拢,大脚趾相触,脚跟微微分开。膝盖伸直,大腿肌肉收紧上提,收腹挺胸,让脊柱向上延展,双臂自然下垂,掌心向内,头部保持中正,目光平视前方,调整呼吸,感受身体的稳定与平衡。
    2. 单腿屈膝盘绕:以右侧为例,吸气,屈右膝,右手握住右脚外侧,将右脚跟拉向会阴部,把右脚脚背搭在左大腿内侧,膝盖尽量下沉,贴近地面,形成半莲花姿势。此时,保持骨盆端正,脊柱挺直,不要因腿部动作导致身体倾斜或脊柱弯曲
    3. 吸气延展脊柱:双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,吸气时,双臂向上伸直,双手合十,带动脊柱向上延展,拉伸身体两侧肌肉,感受从指尖到脚尖的延伸感,同时肩膀下沉,远离耳朵,保持颈部伸展。
    4. 呼气前屈:呼气,以髋关节为轴,上半身向前向下弯曲,双手沿着左腿向前伸展,尝试抓住左脚脚趾、脚掌或小腿。若无法直接抓到,可借助瑜伽带辅助。在弯曲过程中,保持背部挺直,不要弓背,让腹部尽量靠近大腿前侧,感受腿部后侧、臀部以及背部的深度拉伸
    5. 保持与换侧:保持该体式,均匀呼吸,停留 5 – 8 个呼吸。然后吸气,双手松开,慢慢抬起上半身,恢复站立姿势,放下右腿,抖动放松。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,完成左侧的练习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半莲花姿势骨盆要保持中正,不能因抬腿和盘绕动作导致骨盆前倾、后倾或侧倾,同时保持脊柱挺直,不要弯腰驼背,利用腿部和核心力量维持身体平衡

    脊柱延展:肩膀要下沉,远离耳朵,避免耸肩,让颈部自然伸展,感受身体从指尖到脚尖的拉伸,充分打开身体前侧和两侧。

    前屈动作:在弯曲过程中,背部要保持挺直,不要弓背,让腹部尽量靠近大腿前侧,感受腿部后侧、臀部以及背部的拉伸。背部挺直能确保脊柱正常受力,避免因弯曲脊柱对腰椎造成损伤,同时加深对腿部和背部的拉伸效果。

    保持体式与呼吸:在最终体式中保持稳定,进行均匀呼吸。每次呼气时,可以尝试将身体再向下沉一点,加深拉伸的程度,但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应以身体舒适为前提,避免过度拉伸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背部伸展:上半身前屈时,背部肌肉得到充分伸展。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,背部肌肉常常处于紧张状态,这个体式可以帮助放松背部肌肉,缓解背部僵硬和疼痛,同时还能改善驼背等不良体态,使脊柱更加灵活和健康。

    髋关节活动改善:半莲花的姿势要求将脚搭在对侧大腿内侧,这有助于打开髋关节,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。对于久坐人群或髋关节较为僵硬的人来说,练习这个体式可以有效缓解髋关节的不适,预防髋关节疾病,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,使日常活动更加轻松自如。

    膝关节稳定性提升:在保持半莲花姿势和身体平衡的过程中,膝关节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,但同时也能得到锻炼。通过正确的练习,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,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,减少膝关节受伤的风险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半莲花姿势:盘腿时,不要过度强迫膝盖下沉,若感觉膝盖疼痛或不适,应立即调整姿势。比如,可以将脚放置在大腿更合适的位置,减少对膝盖的压力。

    前屈动作:前屈过程中,要以髋关节为轴,保持背部挺直,避免弓背。背部弯曲会使脊柱无法正常受力,易对腰椎造成损伤。双手抓脚时,若无法抓到,切勿强行拉扯,可借助瑜伽带辅助,随着练习的深入,身体柔韧性提升后,再逐渐尝试直接抓脚。

  • 阿汤:练习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?40年熬汤大师来给你揭密

    今天不分享体式,来点不一样的,换换口味吧,嘿嘿……那咱们就来聊聊,练习到底是快一点好还是慢一点好?

    我作为刚开始练习的小白,我觉得现在呼吸长度很短,特别是我做到拜日式B的时候,如果呼吸和动作过快,我的心跳会加速,就那种一直蹦蹦蹦的跳,然后我就强迫自己慢下来,这样才会舒服一点,所以咱们也看一下到底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吧?

    虽然老掌门帕塔比·乔伊斯的教学口令课是比较快的,但他亲口说过最好的练习应该是10秒吸气10秒呼气熬汤40多年阿汤大师Darby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,慢速的练习配合慢速的呼吸,不仅能更有效地提高身体力量,也会让我们的身心更平静,呼吸带来的疗愈力也更强大

    下面是的文字是Darby老师的一段采访,咱们可以细细品味儿哈:

    图片

    我与帕塔比・乔伊斯一同练习阿斯汤加瑜伽,我们完整地完成了整个序列,甚至包含摊尸式,全程耗时一小时十分钟。结束时,每个人都兴奋不已,沉浸在极度的愉悦之中,毕竟刚刚经历了一场极为强大的练习。

    在练习之时,我也有过长达两小时的练习体验,那与一个小时10分钟的练习过程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。两小时的练习结束后,内心更为平静,并非兴奋,只是纯粹觉得状态极佳。就我个人而言,练习瑜伽最好还是慢一些。因为放慢节奏能让身体愈发平静,同时,你依然能够收获强健的体魄,甚至会变得更强壮。毕竟在缓慢呼吸的过程中,完成所有需要力量的动作时速度也相应放慢,这实际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却会带来一种极为独特的感觉。

   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帕塔比・乔伊斯曾说,吸气保持 10 秒,呼气保持 10 秒,这样的呼吸节奏极为缓慢,可他却强调这是最佳方式,每一次呼吸都应如此均匀一致,这堪称他的名言。然而,有趣的是,他在教学时完成整个序列仅需一小时十分钟,速度相当快。

    综合来看,吸气和呼气各保持 5 到 6 秒是个不错的节奏,既能保证练习效果,又不会耗费过多时间。只要你能做到呼吸不停、动作持续,那么一个半小时到一小时四十分钟的练习时长,其实也并非难以承受。

    图片

    以上内容看完之后,是不是很有启发?

    我作为刚开始练习的小白,我觉得现在呼吸长度还达不到上面所说的5到6秒,特别是我做到拜日式B的时候,如果呼吸和动作过快,我的心跳会加速,就那种一直蹦蹦蹦的跳,然后我就强迫自己慢下来,因为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,心松了,体式也就舒展了,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从3到4秒开始,总之让自己的呼吸慢下来,体式慢下来,这样才会更好的练习,所以下次不妨用比自己平时练习更慢一点的速度试一试吧,你的心是否也会更平静呢?

  • 阿汤的站立手抓脚趾伸展式:腿长腰软快乐飞

    站立手抓脚趾伸展式(梵文:Utthita Hasta Padangusthasana)是瑜伽中的一个常见体式,属于站立平衡类体式,单腿上提抓脚趾,伸展腿部韧带,增强平衡感,还可拉伸脊柱,促身体柔韧与协调。以下是对该体式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——站立手抓大脚趾A式——

    1. 站立山式准备:双脚并拢,大脚趾相触,脚跟微微分开,膝盖骨上提,大腿肌肉收紧,收腹挺胸,脊柱延展,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,均匀呼吸。

    2. 吸气抬腿抓趾:吸气,左手叉腰,抬右膝,右手用食指、中指勾住右脚大脚趾将右腿伸直向前上方抬起。

    3. 呼气前屈:呼气,身体前屈,让下巴尽量靠近膝盖,眼睛看鼻尖,保持5次呼吸。注意腹部内收,耻骨向后推,收住核心,脖颈向前延展手抓脚侧的肩膀要有控制地压低,让两侧肩膀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

    4. 吸气上身回正:吸气,上身回正,保持腿部稳定。

    ——站立手抓大脚趾B式——

    1. 在A式基础上打开腿:在站立手抓大脚趾A式的基础上,呼气,右腿向右侧打开,头扭转向左,看左侧或看鼻尖,保持5次呼吸。注意抬高腿侧的髋部向下压,主力腿侧的髋向上提,让两侧的髋部尽可能保持水平的位置同时手抓脚侧的肩膀放松,避免耸肩或脊柱侧弯

    2. 吸气回正:吸气,右腿回正,身体保持平衡稳定。每侧练习结束后,呼气,将脚落下,回到站立山式,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腿部伸展:上提的腿要尽量伸直,但不要过度伸展导致膝盖超伸,可微微收紧膝盖上方的肌肉来保护膝关节。伸展过程中,感受腿部后侧肌肉(如腘绳肌)的拉伸,若感觉疼痛应立即停止,调整伸展幅度。

    身体平衡支撑腿要稳固扎根地面,均匀分布重心,可微微弯曲支撑腿的膝盖以增加稳定性核心肌群需发力,保持身体的正直和稳定,避免身体晃动或倾斜。

    脊柱姿态:始终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曲线,不要弯腰驼背或过度后仰。伸展时,想象脊柱一节节向上延展,保持身体的挺拔

    练习功效

    增强腿部力量:这个体式主要锻炼了腿部的肌肉,包括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、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,有助于增强腿部力量和稳定性。

    提高身体平衡能力:在单腿站立的过程中,需要调动身体的核心肌群来保持平衡,从而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。

    促进髋关节的灵活性:体式中对髋关节进行了充分的打开和伸展,有助于增加髋关节的活动范围,缓解髋关节的僵硬和疼痛

    矫正体态:帮助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,如驼背、脊柱侧弯等,使身体更加挺拔和端正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初学者谨慎练习:如果是初学者或者身体柔韧性较差,不要强行追求腿部的高度,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。可以使用瑜伽带辅助练习,逐渐增加腿部的伸展程度。

    身体不适者避免练习:患有膝关节、髋关节疾病或腰部损伤的人群,在练习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瑜伽教练的建议。

    保持呼吸均匀:在练习过程中,要保持呼吸的均匀和顺畅,不要憋气。如果感觉呼吸急促或困难,应适当降低体式的难度或暂时停止练习。

  • 阿汤的加强侧伸展式:舒展全身,释放身心压力

    加强侧伸展式(Parsvottanasana)是阿斯汤加瑜伽(阿汤)初级序列中的一个站立体式,双脚前后站,后脚外转 90 度,身体前屈贴前腿,双手背后交扣,拉伸全身,动作简单却有效,帮你增强柔韧性。以下是关于这个体式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起始山式:双脚并拢,大脚趾相触,脚跟微微分开。膝盖骨上提,大腿肌肉收紧,收腹挺胸,脊柱向上延展手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,掌心向内,头部保持中正,均匀呼吸。

    2.吸气准备:吸气,右脚向后撤一步,双脚距离约 60-90 厘米并保持平行。同时双手绕至背后,肩膀向前旋转,手臂沿着背部向上滑动直至小指外侧相互接触,手掌相互挤压,小指和胸椎成一条直线,直视前方。

    3.转体旋髋:接着吸气,由右髋带动右脚外转 90 度,并往外旋转整条腿,使大腿、膝盖、胫骨成一条直线。旋转髋关节至直接朝向右腿,手往胸椎里压并向上拱起胸骨以打开心脏,看眉心处。

    4.前屈伸展:呼气,右膝盖稍屈,身体往右腿上折叠,感觉在拉伸两脚之间的垫子,往上拉膝盖骨和大腿,为更好地拉长身体前部,往上至头部方向引导双手的力量,身躯沿着右腿成一条直线,注视脚趾凝视点,完全深呼吸五次。

    5.换边准备:吸气,还原到第二步的姿势,然后遵循第二步转向左边,左右方向互换,保持两个脚跟在一条直线上,当弯曲背部时,保持尾骨收缩。

    6.换边前屈:呼气,左膝稍微弯曲以便完全转动骨盆,身体往左腿上折叠,如第四步,注视脚趾凝视点,完全深呼吸五次。意识集中于前脚脚底,从大脚趾到髋关节间的部位用力以保持髋部的平直和水平,心脏部分向前伸展,拉肋骨远离骨盆以保持强大的收束控制。

    7.还原山式:吸气,慢慢地还原到第五步描述的姿势,再到第四步,转动双脚以让它们重新平行。呼气,站在垫子的前部,还原到山式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正确发力:前屈时,要以髋关节为轴,利用大腿后侧和臀部肌肉的力量带动身体下降,而不是单纯用手臂拉拽身体。同时,核心肌群要保持收紧,为身体提供稳定支撑。
    • 身体对齐:双脚位置要准确,右脚外转和左脚内扣的角度要合适,避免过度扭转导致脚踝、膝盖受伤。身体前屈时,脊柱要保持伸展,与双腿在一条直线上,不要弯曲或扭曲脊柱,防止给腰椎带来过大压力。
    • 规律呼吸:保持均匀、深长、有节奏的呼吸,不要憋气。呼吸要与动作配合协调,呼气时身体下降前屈,吸气时准备起身或保持稳定。
    • 呼吸引导动作:通过呼吸来引导动作的节奏和深度,当感觉呼吸急促或困难时,说明动作可能过快或幅度过大,应适当调整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拉伸肌肉:能有效拉伸腿部后侧的腘绳肌背部的竖脊肌以及肩部的肌肉等,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延展性,帮助塑造修长、匀称的肌肉线条。增强关节灵活性:通过身体的前屈和伸展,能够活动髋关节、脊柱关节等,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,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,预防关节疾病。
    • 改善体态:有助于纠正不良体态,如驼背、脊柱侧弯等。在练习过程中,脊柱得到充分的伸展和锻炼,使身体更加挺拔,提升身体的整体气质。
    • 促进血液循环:体式的伸展和扭转动作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,为身体各器官和组织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养分,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    • 缓解压力:在练习中,专注于身体的动作和呼吸,能够帮助练习者排除杂念,放松身心,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,使内心更加平静和安宁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保持身体正位:在整个体式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身体的中线在双腿的中间,让身体完全摆正,身体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中心线完全重合。

    控制脚外展角度:如果髋部的柔韧性较差,可以让脚外展的角度调整得小一点,避免过度扭转造成损伤。

    避免过度拉伸:腿后侧的拉伸要在身体允许的范围,避免过度拉伸。如果膝盖窝容易超伸,可以微屈来完成体式,这样也可以保证前屈的更深入。

    循序渐进练习:双手背后做到反祈祷式对于很多练习者来说是个难点,手臂内旋不够和身体前侧紧张时,都很难做到双手合掌,这时候,可以用小臂在背后互抱、双手背后相扣来代替,或者直接双手叉腰来完成体式,不要强迫自己,循序渐进地坚持练习。

  • 阿汤的扭转侧角式:能量的来源来自脊柱的扭转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姿势:以山式站立,双脚并拢,挺直腰背,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,深呼吸,集中注意力。
    2. 打开双腿:吸气,脚向后迈一大步,约宽于肩部两倍,双脚踩实地面,脚掌均匀承重;身体转动180度,把胯和垫子侧面边缘对正,左胯向前,右胯向后。
    3. 扭转身体:把左膝盖放在垫子上,保持勾脚让角球着地。 抬高左手肘,呼气,身体进入扭转,左手肘尽量向下卡住右腿,尽量把左臂腋窝和肋骨靠近右腿膝盖
    4. 保持体式:凝视点看天花板。上臂和膝盖更紧一点相互对抗,让扭转加深。保持姿势,呼吸均匀,感受身体的平衡与力量,停留 5-10 次深呼吸的时间。
    5. 退出体式:吸气时,先解开扭转,再抬上身到直立,然后站起来。转动身体面向垫子前端,重复另外一侧的动作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脚尖方向:右脚向外旋转 90 度,确保右脚尖正朝右方;左脚内扣约 30 度,使双脚在一条直线上。这样的脚尖朝向有助于保持骨盆的中正和身体的平衡
    • 脚掌压实:双脚均匀地压向地面,感受脚掌与地面的充分接触,特别是右脚外侧和左脚内侧要用力下压,以增强身体的稳定性。
    • 核心收紧:整个过程中要保持核心肌群(腹部、腰部和盆底肌)的收紧,以维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,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脊柱。
    • 呼吸节奏:采用均匀、深长的呼吸方式。吸气时,身体向上延展,为动作提供动力呼气时,加深扭转和伸展的程度,使身体更加放松和打开。
    • 身体平衡:在扭转侧角式中,身体的平衡至关重要。可以通过轻微调整双脚的位置和力度,以及核心肌群的控制来保持平衡。如果感觉平衡困难,可以先靠墙练习。
    • 循序渐进:不要急于追求完美的动作幅度,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柔韧性逐步进行练习,避免过度拉伸或扭转导致受伤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腿部肌肉:在扭转侧角式中,腿部需要承担身体的大部分重量,尤其是支撑腿(弯曲的那一侧腿)。这能够有效锻炼到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、股四头肌,以及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,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,使腿部线条更加紧实。
    • 腹部与背部肌肉:扭转动作需要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协同参与来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。它可以锻炼到腹直肌、腹斜肌和竖脊肌等核心肌群,强化核心力量,帮助维持良好的身体姿势,预防和改善脊柱问题。
    • 肩部与手臂肌肉:伸展和上举的手臂动作能够锻炼肩部的三角肌以及手臂的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等肌肉,增强上肢的力量和稳定性。
    • 缓解压力与焦虑:在练习扭转侧角式时,需要集中注意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正确的姿势,这有助于将注意力从日常的烦恼和压力中转移出来,使身心得到放松。同时,深呼吸的配合可以调节神经系统,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,让人感到平静和安宁。
    • 脊柱灵活性:扭转侧角式的扭转动作能够深入地拉伸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,增加脊柱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。它有助于改善脊柱的生理曲度,缓解脊柱的僵硬和疼痛,尤其适合长期久坐的人群

    注意事项

    身体评估:若有腰部疾病(如腰椎间盘突出)、颈椎疾病、高血压、心脏病、关节炎等健康问题,练习前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瑜伽教练的建议,判断此体式是否适合自己。

    热身准: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,如简单的关节活动、动态拉伸等,活动全身关节,拉伸主要肌肉群,以提升身体温度和灵活性,降低受伤风险。

    骨盆稳定:确保骨盆在扭转过程中保持稳定,避免骨盆随上半身过度转动。可以通过双手触摸骨盆两侧来感知,让扭转主要发生在脊柱部位。

    膝盖保护:弯曲的膝盖不要超过脚尖,以免给膝盖造成过大压力。同时,膝盖要与脚尖保持同一方向,避免内扣或外旋。

  • 阿汤的反台式:激活身体前侧,增强肩背力

    阿汤的反台式极具挑战。练习者呈仰卧位,双腿屈膝,双脚稳稳贴地,双手置于身体两侧,指尖朝向肩部。吸气时,手臂与腿部协同发力,缓缓将臀部抬起,身体向上拱起,头部自然后仰,塑造出一道优雅的弧线,全面拉伸身体前侧肌群。以下为该体式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    图片
    1. 坐山式准备,双手放在臀部后面20厘米左右(2手掌距离),指尖指向臀部
    2. 吸气,手掌下压,膝盖稍曲,并把重心放在脚后跟上,抬起臀部。(保持5个呼吸)
    3. 随着下一次吸气,双脚下压,膝盖骨和大腿往上拉,通过耻骨上抬身体。设法放松臀部、收 腹通过胸腔继续把身体上抬。把凝视点从双脚转移到眉眼,慢慢把头转向后面。手掌继续用力下压以使肩膀上提。感受从脚尖到鼻尖的伸展。
    4. 呼气,慢慢地抬头并把臀部放回垫面,回到坐山式。
    图片
    • 仰卧在瑜伽垫上,双腿屈膝,双脚靠近臀部,脚跟尽量踩地
    •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,手指指向肩部方向。
    • 吸气,将臀部抬离地面,同时手臂用力推地,使胸部向上挺,头部向后仰。
    • 尽量让身体形成一条从肩部到脚跟的斜线,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。
    图片
    • 拉伸身体前侧的肌肉,包括胸部、腹部、大腿前侧等,增加身体的柔韧性。
    • 锻炼手臂、肩部和背部的肌肉,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    • 打开胸腔,改善呼吸功能,促进氧气的摄入和血液循环。
    • 刺激脊柱神经,缓解背部疼痛,改善体态。
    图片

    反台式需要一定的力量和柔韧性基础,初学者如果难以完成标准动作,不要过度强迫自己,可先进行一些基础的力量和拉伸练习。

   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,保持均匀、深长的呼吸。

    有背部、肩部、手腕等部位损伤的人群,在练习前应咨询专业瑜伽教练或医生的建议。

  • 阿汤的双角式:力与柔的激情碰撞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从山式站姿开始,双脚分开大约两个肩宽,脚尖微微朝外,约 5-15 度左右。

    2.吸气,脊柱延展,胸腔上提。

    3.呼气,以髋为轴折叠躯干,向前向下前屈,腹部、胸部贴向腿前侧。

    4.双手压实垫面,双臂屈肘,手肘内夹,小臂垂直垫面。

    5.头顶百会穴轻触垫面,头部放在双手中线延长线,距离双手半个手掌距离,同时将臀部向上抬高,使身体形成一个倒 “V” 字形。此时,要注意保持腿部伸直,不要弯曲膝盖,感受腿部后侧和背部的拉伸。

    6.双眼目视鼻尖,静态保持5-8个呼吸,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拉伸和能量的流动,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。

    7.呼气,双手扶髋。

    8.吸气,躯干稳定,躯干向上回正。

    9.双脚并拢,双手回落至躯干两侧,回到山式站姿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脚部距离:双脚打开的距离要适当,一般为肩宽的 1.5 至 2 倍,太窄无法充分拉伸,太宽则可能影响身体平衡与稳定。
    • 脚尖方向脚尖微微朝外,约呈 5-15 度角,这样能更好地打开髋关节,为后续动作奠定基础,同时也有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。
    • 伸直双腿:从起始姿势到完成体式,腿部都要保持伸直状态,膝盖不能弯曲,以充分拉伸腿部后侧的腘绳肌和小腿肌肉,腿部肌肉需保持适度紧张,通过腿部肌肉的收缩来提供支撑力,维持身体在体式中的平衡和稳定。
    • 打开髋部:在身体前屈时,要注意打开髋关节,让臀部向上抬高,使身体形成倒 “V” 字形,这样可以增加体式的伸展程度,更好地拉伸身体后侧的肌肉。
    • 脊柱延展:在体式中,要将脊柱向上延展,头顶向地面方向延伸,仿佛要将脊柱一节一节地拉长,增强身体的伸展感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拉伸肌肉:能有效拉伸腿部后侧的腘绳肌、小腿肌肉以及背部的竖脊肌等,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,帮助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。
    • 增强力量:有助于增强腿部、臀部和核心的肌肉力量,在保持体式的过程中,需要腿部和核心肌肉提供稳定的支撑,从而提高这些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耐力。
    • 按摩内脏:身体前屈的动作可以对腹部器官起到温和的按摩作用,促进肠胃蠕动,增强消化系统功能,有助于改善消化和吸收,缓解便秘等问题。
    • 放松脊柱:通过伸展脊柱,减轻脊柱的压力,缓解背部疼痛和僵硬感,对于长期久坐或有脊柱问题的人来说,是一个很好的放松和修复体式。
    • 平静神经:练习双角式可以帮助放松神经系统,减轻焦虑和压力,使身心得到平静和舒缓,提升精神状态和专注力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身体限制:有高血压、低血压、青光眼、严重的背部疾病或颈部损伤的人,练习双角式时需要特别谨慎,应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,或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动作。

    动作规范:练习时要注意保持腿部伸直,避免过度弯曲膝盖,以免影响体式的效果和增加受伤的风险。同时,背部要保持挺直,不要弯曲或拱起背部,以免给脊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。

    呼吸控制:与所有阿斯汤加瑜伽体式一样,双角式的练习要配合正确的呼吸方法,保持均匀、深长的呼吸,不要憋气。通过呼吸来引导动作的进行,使身体和呼吸相互协调。

    循序渐进:如果是初学者或身体柔韧性较差的人,不要强迫自己达到标准的体式形态,可先从较小的幅度开始练习,逐渐增加身体的伸展程度,随着练习的深入和身体能力的提高,再慢慢完善体式。

  • 阿汤的侧角式:邂逅灵魂的舒展

    侧角式(Utthita Parsvakonasana)是一种经典的瑜伽站立体式,能够增强腿部力量提升侧腰柔韧性,同时打开胸腔和肩部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姿势:以山式站立,双脚并拢,挺直腰背,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,深呼吸,集中注意力。
    2. 打开双腿:深吸一口气,跳步打开双腿,约宽于肩部两倍,双脚踩实地面,脚掌均匀承重。
    3. 调整脚位:呼气,身体向右转,左脚朝前,右脚朝右外侧,右脚旋转 90 度对准短边,膝盖指向第二脚趾,左脚微微内扣。
    4. 进入战士二式:保持左腿伸直,右腿弯曲成 90 度角,右膝正对右脚第二脚趾,使大腿与地面平行,小腿垂直于地面
    5. 伸展手臂:双手下伸,掌心放在右脚两侧的地上,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手放在瑜伽砖上或右大腿上,眼睛看向右手。
    6. 向上伸展:吸气,左臂向斜上方伸展,手臂贴近耳朵,保持胳膊的直线延伸,目光可看向前方或转头穿过上方手臂看天花板。
    7. 保持体式:保持姿势,呼吸均匀,感受身体的平衡与力量,停留 5-10 次深呼吸的时间。
    8. 退出体式:吸气时,慢慢将左臂放下,双手撑地,将身体向上拉起,伸直右腿,回到双脚打开的姿势,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练习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外侧腿:外侧腿(以右侧为例)的髋关节要保持稳定,避免过度内旋或外旋,确保大腿在水平位置上保持中正。同时,要注意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,避免膝盖内扣或过度外展,以保护膝关节。
    • 内侧腿:内侧腿(左腿)要充分伸展,从大腿根部到脚尖都要保持肌肉的收紧和伸展状态,将脚跟扎实地踩在地面上,通过腿部内侧的力量来辅助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,同时也有助于拉伸腿部内侧的肌肉。
    • 骨盆中正:在屈腿过程中,要特别注意保持骨盆的中正,避免骨盆前倾或后倾。让骨盆与地面保持相对水平的状态,使身体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双脚上,防止重心过度偏移。
    • 身体成斜线:从侧面看,身体应呈现一条斜线,从左脚跟经左腿、髋部、身体侧面到右手以及向上伸展的左臂,形成一条连贯的斜线,充分伸展身体侧面的肌肉和韧带。头部可微微向上仰眼睛看向上方手指尖方向,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仰头,以免造成颈椎的压力。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增强腿部力量:可有效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、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以及小腿肌肉,增强腿部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,对于提高步行、跑步等日常活动能力有帮助。
    • 增强核心力量:在保持体式的过程中,需要启用腹部和腰部的核心肌群来维持身体平衡,从而加强核心力量,改善身体的整体稳定性。
    • 打开髋关节:有助于增加髋部的活动范围,缓解髋关节的僵硬和紧张,对于久坐人群或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人来说,是很好的改善体式。
    • 改善身体平衡与协调性:侧角式要求身体在侧向伸展的同时保持稳定,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密切配合,因此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,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。
    • 促进身体机能:通过对腹部的压迫和释放,可促进内脏器官的功能,有助于增强消化能力,改善消化功能,缓解消化不良、便秘等问题

    注意事项

    保持脚掌均匀承重:在体式中,要确保双脚脚掌均匀受力,避免重心偏移,以减轻脚踝和膝盖的压力,防止受伤。

    避免膝盖内翻或外翻:弯曲腿的膝盖应始终正对前方的脚趾,避免向内或向外偏移,以免增加膝关节的负担,造成损伤。

    不要强迫自己:在打开髋关节和进行身体伸展时,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来进行,不要过度强迫自己达到极限,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其他伤害。

    注意身体对齐:确保身体的侧弯来自髋关节的移动,而不是背部过度弯曲;同时,要注意手臂、肩膀、髋部和脚在一条直线上,保持身体的正确对齐。

  • 阿汤的三角扭转伸展式:莫急莫急,循序渐进

    三角扭转伸展式,通常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站立姿势之一,它提供了脊柱旋转的练习,同时骨盆可以在骶髂关节处进行固定的运动,每次练习这个姿势后,我们走路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如。以下是关于这个体式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姿:以山式站立,双脚并拢,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,掌心向内,挺直腰背,放松全身,均匀呼吸。
    2. 打开双脚与手臂:深吸气,分开两腿,两脚距离 3 到 3.5 英尺(约 90 到 105 厘米)。两臂侧平举与肩齐,手掌朝下,手臂与地面保持平行。
    3. 动双:右脚向右转 90 度,左脚向右转 60 度,保持左腿伸展,膝盖绷直。
    4. 扭转躯干:呼气,躯干与左腿一起右转,从而使左手掌贴近右脚外侧地面。如果手掌无法触地,可以使用瑜伽砖辅助。
    5. 伸展右臂:向上伸展右臂,使其与左臂成一条直线,眼睛注视右手拇指。
    6. 保持姿势:保持膝盖绷直,右脚趾不要离开地面,注意左脚外侧不要接触地面,伸展肩部和肩胛骨,保持这个姿势半分钟左右,正常呼吸。
    7. 还原动作:吸气,从地面抬起左手,躯干转回到起始位置。
    8. 换侧练习:呼气,在左侧重复该体式,左脚向左转 90 度,右脚向左转 60 度,把右手掌贴近左脚外侧的地面,两侧保持同样的时间。
    9. 结束体式:保持一定时间后,呼气,抬躯干回到起始位置,脚趾向前,手臂回到起始位置,呼气,跳回到山式。

    动作要点

    • 保持体式稳定,均匀呼吸,停留一段时间。在保持过程中,要不断调整身体的重心,将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,不要过度偏移,以免失去平衡。同时,要继续伸展和扭转身体,加深体式的效果,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,避免造成损伤。
    • 注意身体的整体对齐,头部、颈部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,不要低头或仰头过度。髋部要保持中正,不要左右倾斜或前后扭转,确保身体在一个稳定的平面内完成动作

    练习功效

    • 增强肌肉力量:加强大腿、小腿的肌肉以及腿部筋腱,强化臀部肌肉,提升身体的支撑力和稳定性。
    • 改善脊柱功能:增加脊柱下部的血液循环,锻炼脊椎骨和背部肌肉,有助于纠正脊柱的不良姿势,缓解背部疼痛。
    • 伸展胸部:使胸部得到完全的伸展,有助于打开胸腔,改善呼吸功能,增加肺活量。
    • 促进腹部器官功能:对腹部器官起到按摩作用,增进腹部器官功能,有助于消化、吸收和排泄,缓解便秘等问题。
    • 提高身体柔韧性:拉伸腿部、髋部、腰部以及背部等多部位的肌肉和韧带,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避免过度扭转:在扭转时,要注意控制幅度,避免过度扭转造成脊柱或腰部的损伤。尤其是有腰椎间盘突出、脊柱侧弯等问题的人群,更要谨慎练习。

    保持呼吸顺畅:呼吸是瑜伽练习的关键,不要憋气,保持均匀、缓慢、深沉的呼吸,让呼吸与动作相配合,通过呼吸来引导身体的伸展和扭转

    关注身体信号: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,应立即停止练习,调整姿势或回到初始位置,不要强行完成体式。

    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:初学者或身体柔韧性较差的人,可以使用瑜伽砖、瑜伽椅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完成体式,降低难度,更好地感受体式的效果。

    做好热身准备:这个体式强度较大,练习前一定要充分热身,如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、动态伸展等,让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准备,减少受伤的风险。

  • 阿汤的三角伸展式:中心稳定,末梢伸展

    在阿斯汤加瑜伽(阿汤)中,阿汤的三角伸展式是一种双脚大幅分开站立,一腿外旋一腿内扣,身体向一侧弯曲使下方手臂触碰地面或腿部、上方手臂伸直指向天空,通过中心稳定与末梢伸展来实现身体平衡、拉伸肌肉韧带并锻炼核心力量,同时配合乌加依呼吸法(后面章节会介绍)的瑜伽体式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
    图片

    练习步骤

    1. 起始姿势:山式站立,双脚并拢,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,脊柱向上延展,全身放松,均匀呼吸。
    2. 打开双脚:双脚向两侧打开,约一腿长的距离,右脚外旋 90 度,左脚内扣 30 度,使双脚的脚跟在一条直线上,双臂侧平举。
    3. 身体侧弯:吸气,手臂带动身体向右侧弯曲,右手去触碰右脚踝、地面或垫上瑜伽砖辅助,同时左臂向上伸直,保持手臂伸直且身体在一个平面内。
    4. 转与凝视:头部向左转,眼睛看向上方左手的手指方向,保持身体稳定,均匀呼吸,停留一段时间。
    5. 换侧练习:呼气,慢慢将身体回正,然后换另一侧重复以上动作。

    功效

    • 增强力量与稳定性:这个体式能够增强腿部、脚踝和核心的力量,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掌握身体的平衡和稳定,为后续更复杂的体式练习打下基础。
    • 拉伸肌肉与韧带:可以有效拉伸身体侧面的肌肉,包括侧腰、肋间肌以及腿部的内收肌和外展肌等,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。
    • 改善体态:有助于纠正不良体态,如弯腰驼背等,通过伸展脊柱和强化背部肌肉,使身体保持正直,提升身体的整体线条和美感。
    • 促进消化:在练习过程中,身体的扭转和侧弯能够对腹部器官起到按摩作用,促进肠胃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,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。
    • 集中注意力:阿汤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,在完成三角式时,练习者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每一个动作,这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,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。

    注意事项

    • 保持身体正位:在整个体式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,避免脊柱扭曲或弯曲过度。同时,两髋要与脊柱大致处于同一冠状面,防止髋关节过度前倾或后倾。
    • 关注腿部力量:双腿要保持稳定的力量,尤其是前腿要充分伸展,膝盖不要弯曲,后腿要将脚掌外侧踩实地面,以提供稳定的支撑,避免重心偏移给膝盖带来额外压力。
    • 避免过度拉伸:每个人的身体柔韧性不同,不要强迫自己的手去触碰脚踝或地面,也不要过度扭转头部,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颈椎损伤,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练习。
    • 控制呼吸节奏:遵循阿斯汤加瑜伽的呼吸法,保持均匀、深长的呼吸,通过呼吸来引导动作的进行,使动作更加流畅和稳定,不要憋气。

    变体形式

    扭转三角式:在三角式的基础上进行扭转,身体扭转的同时,下方的手可以放在小腿、膝盖或地面上,上方的手臂伸直指向天空,眼睛看向上方手指。这个变体能够更深入地拉伸大腿髋部肌肉,同时增加脊柱的扭转,锻炼核心肌群的控制力,进一步促进消化和排毒功能。

    加强三角式:在标准三角式的基础上,将下方的手臂绕过腿部,与上方的手臂在背后相扣,或者使用瑜伽带辅助连接双手,以加深身体侧面的拉伸程度,增强肩部和背部的柔韧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