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天练拜日 A,你可能气喘如牛;
第 10 天,发现呼吸变稳了;
第 30 天,下犬式突然能踩实地面了……
这个为啥呢?
在阿斯汤加瑜伽(阿汤)的体系里,拜日式 A 堪称「根基中的根基」—— 它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、一首曲子的前奏,看似简单重复,却藏着整套练习的核心逻辑。
拜日式的灵魂:呼吸 × 专注力 × 能量的铁三角
拜日式的核心秘密藏在三个神秘单词里: 呼吸(乌佳依喉呼吸)、凝视点、收束,这仨就像桃园三结义的兄弟,少了谁都玩不转。
- 乌佳依喉呼吸(胜利呼吸):想象你像冬天哈气暖手一样,微微收紧喉咙后侧,让呼吸通过时发出海浪般的「沙沙」声(别真的发出大声,自己能听见就行)。吸气和呼气时间要等长,比如吸气数 4 秒,呼气也数 4 秒,像钟摆一样稳定。
- 凝视点:每个体式都有专属「眼神聚焦点」,就像拍照要对焦点,眼神定住了,心就不容易飘。比如做下犬式时盯着肚脐,你的注意力就会从「好累啊」转移到「呼吸和身体的联动」上。
- 收束:好比给身体装了三个能量阀门
- 会阴收束:轻轻收紧肛门和会阴,像忍住打喷嚏的前一秒(别太用力,否则会像便秘脸)。
- 腹横肌收束:吸气时肚子鼓起,呼气时把肚脐向脊柱方向拉,想象用肚子「拎」起内脏(适合熟练后尝试,新手别硬来)。
- 喉轮收束:微微收下巴,喉咙后侧向上提,像脖子挂了个隐形领带轻轻拉紧(别压到气管喘不上气)。
九组 Vinyasa(串联体位)——重复五次
山式(Samasthitih):呼气,站在垫子上,看鼻尖。
1.Ekam:吸气,伸手上举,仰视看拇指。
2.Dve:呼气,向前曲身,眼睛看鼻尖。
3.Trini:吸气,抬头,看眉心。
4.Chatvari:呼气,双脚跳向后方,看鼻尖。
5.Panca:吸气,(由脚尖)滚动到上犬式,看鼻尖。
6.Shat:呼气,滚动到下犬式,看肚脐(5次呼吸)。
7.Sapta:吸气,双脚跳回,看眉心。
8.Ashtau:呼气,身体前曲,看鼻尖
9.Nava:吸气,伸手上举,看拇指。呼气,回到山式,看鼻尖。
为什么重复循环才是精髓?
新手常犯的错:把九个体位当任务,匆匆做完就结束。但拜日式的大招藏在重复循环里 —— 当你不中断、不额外呼吸地重复做,会发生两件神奇的事:
- 身体变「聪明」:一开始像机器人卡壳,动作和呼吸打架;重复几次后,身体会记住「吸气该抬手,呼气该下弯」的节奏,越练越顺。
- 大脑变「空白」:当你专注听呼吸的「沙沙」声、盯着凝视点不放,那些今天要交报告、晚上吃什么的杂念会慢慢静音,就像给大脑做了一次磁盘清理,只剩呼吸 – 动作 – 凝视的纯净循环。
新手避坑指南:这 3 个错误让你白练!
- 呼吸节奏混乱:别跟着别人的速度瞎练!有人吸气快如闪电,有人呼气慢如蜗牛,找到自己的呼吸节奏—— 比如默数1-2-3-4吸气,1-2-3-4呼气,先固定节奏再提速。
- 凝视点乱飘:做体式时眼神像多动症小孩到处看?拿手机拍自己练习视频,看看是不是做前屈时在偷瞄隔壁同学,或者做下犬式时在看天花板(这些都会让你分心!)。
- 收束变「收紧」:新手容易把「轻轻收紧」做成「用力憋住」,结果脸红脖子粗还喘不上气。试试这个方法:先自然呼吸,然后在呼气末轻轻做收束(像给呼吸加个小尾巴),别在吸气时强行用力。
拜日式的终极奥义,不是现在就要做到多牛X,而是在一呼一吸、一动一静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在节奏。
第 1 天练拜日 A,你可能气喘如牛;
第 10 天,发现呼吸变稳了;
第 30 天,下犬式突然能踩实地面了……
这种「微小的进步」像埋在重复里的彩蛋,让你明白:瑜伽不是追求「完美体式」,而是见证「身体与呼吸对话」的过程—— 就像太阳每天升起落下,看似重复,却在悄然改变四季。当你某天突然发现:重复了 100 次的动作,居然每次都有新感受,恭喜你,已经摸到阿斯汤加「流动冥想」的门槛了~